德国中国工商会:Neugart先生,您自去年11月开始担任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促进对外贸易新机构的负责人,能否请您向我们的读者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机构?
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成立于2020年底,是一家由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和北威州国际合作署组成的新机构,旨在促进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对外贸易。州政府决定以“一站式”服务的方式来进一步促进对外贸易发展。北威州国际商务署是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落户的国外企业的合作伙伴,并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本土企业开发国外市场。在推介投资地方面我们追求更广泛的视角,不仅将活动重点放在目标国家/地区的潜在合作伙伴上,而且也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未来主题如数字技术、可再生能源、新移动技术和医疗技术等。
德国中国工商会:您认为将以前的北威州投资促进署和北威州国际合作署整合在一起后有什么优势?特别是在疫情期间?
合并使我们变得更加高效,并能创造有价值的协同效应,使我们能够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更加成功地进行经济和创新位置的定位。我们在杜塞尔多夫拥有近100名员工,以及16个国外办事处和强大的合作伙伴网络,能够有针对性地为国际投资者和北威州企业提供支持。例如,我们可以将为吸引外资而举办的投资地推介活动与双边贸易结合起来: 一方面,我们将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推广为国际企业的投资地,另一方面,我们支持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创新型公司建立自己的国外业务。尤其是在疫情时期,我们希望北威州的经济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因为只有凭借强大的创新驱动型出口业务和对外国公司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地位置,我们才能为整个经济的上升趋势迅速建立新的动力。
德国中国工商会:您如何评价目前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关系?
数十年来,中国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之间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紧密经济伙伴关系。中国是我们第二重要的贸易伙伴,2020年的贸易额为439亿欧元,同时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也是中国的重要商业伙伴:2020年,有27%的商品从中国出口到我们的联邦州。在中国政府“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我看到了两国之间贸易额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欧洲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并且拥有高度发达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物流基地。在杜伊斯堡,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港口,这也是中欧首列火车“渝新欧”的终点站。自2011年以来,这条货运线路已经完全建立起来—-现在每周有多达60趟列车往来于这条线路。这对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以及德国与中国之间的联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为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提供了更多机会。
德国中国工商会: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您能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哪些支持或措施?
“新冠疫情”大流行给世界、欧洲、德国和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都带来了持续的挑战。我们每天都会收到新的消息——这些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已被列入议程。这不仅影响了我们当地的经济,而且也影响到国外的投资者。这里需要灵活性和毅力。作为国家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我们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支持。例如,我们将新冠疫情作为交流主题,以便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外国企业提供最佳的建议,例如新冠疫情援助话题。此外,我们还将服务转换为数字化形式:通过网络研讨会,虚拟活动以及线上出访的形式,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和企业保持着联系。我们当然会继续提供这些服务,但是也期待面对面的活动、交流和拜访。在特殊时期,这些一点一滴的帮助往往会让企业受益良多:例如,由于目前严格的入境法规,北威州国际商务署为许多中国企业为其中国雇员申请德国签证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德国中国工商会:您个人如何评价中国在德国的投资增长?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中国公司在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投资地。数十年来,我们一直精心地维护着我们的经济关系,并且会继续维护下去。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一直与江苏、四川和山西等省保持着合作。如今,已有1200多家中国企业在此落户,而且这种趋势仍会延续下去。他们将我们作为通往德国和欧洲市场的桥梁。其中包括东华、华为、联想、五矿、上工、武钢、卧龙、徐工、延锋汽车内饰和中兴等全球性企业,以及众多中小型企业。随着时间的流逝,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已经出现了一些中国产业集群:来自物流、电信和机械工程领域的众多企业都已进驻,而医疗技术最近也在不断发展。例如,药明生物制药公司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两个生产基地正在生产新冠肺炎疫苗的活性成份。同时,北威州国际商务署在中国的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和成都设有五个中国驻外办事处,为感兴趣的投资者提供最佳的现场服务——从市场、投资地选择或投资条件的信息到具体安置计划的实际帮助。此外,中国当然也是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经济的重要市场,包括拜耳(Bayer)、朗盛(Lanxess)、曼内克斯(Mennekes)、麦德龙(Metro)、菲尼克斯电气(Phoenix Contact)和威能(Vaillant)在内的1000多家北威州企业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
德国中国工商会:您上一次去中国是什么时候?到目前为止给您留下了什么印象?
实际上,我是在2019年底2020年初,即“新冠大流行”爆发前不久最后一次访问中国,当时我儿子在著名的清华大学学习了一个学期。我认为,中国是一个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对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国际伙伴的合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北威州国际商务署能够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地方。
德国中国工商会:您认为哪些因素对中德两国的密切合作具有决定性作用?
双方均受益于德国或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与中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我们应始终意识到这一点,并对彼此坦诚相待。当然,我们在合作时也会遇到障碍,这也是国际合作需要面对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际合作中,合作双方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应以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为前提进行合作和交流。通常情况下,两国的共同利益会大于所谓的不可调和的分歧。
德国中国工商会:您认为中德两国人民在文化上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
尽管乍看之下人们的心态似乎如此不同,但实际上中德两国人民拥有很多的共同点。在这两个国家都可以找到诸如勤奋、尽职、重视教育以及明确目标导向这样的价值观。但是,确切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例如,在中国,一个项目无需深入讨论便开始进行,然后会根据具体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和推进,而德国人喜欢事先计划好一切,并在开始之前权衡可能的风险。当然,两种方式都有优点和缺点。纵观那些在全球范围取得成绩的中国科技类公司后可以肯定,中国人对创新和新技术的态度更开放,而德国人在这方面往往要谨慎一些。
德国中国工商会:德国中国工商会是一家以为中德企业交流创建平台为目标的机构。您对我们继续促进双边良好合作有何建议?
德国中国工商会为中德经济对话做出了宝贵的工作,并且凭借其广泛的网络成为中国企业聚集地——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重要机构!我们期待与贵会的进一步合作!